米梦冬:塑造品牌价值是汽车出海的方向

(转载之汽车之家 作者:张凌霄)

“最近行业卷出了四个‘老汉’,都开始直播带货。”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前不久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幽默地表示。事实上,过去几个月,越来越多的车企CEO正在涌入直播间,拥抱流量,为自家产品“代言”。

在2024中国汽车论坛同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战略合作伙伴汽车之家,特别策划【车界先锋】,邀请行业领军人物,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之道,本期嘉宾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公关部总经理米梦冬。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公关部总经理米梦冬』

他指出,短期流量固然重要,但经营品牌是久久为功。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我们一定要抱着在海外经营一个品牌,把这个品牌从企业的责任、企业的战略和用户的心智等方面经营好,而不简单意义上去兜售产品,”米梦冬说道。

以下为对话实录,消费能力比较高的用户提供了高端的品牌和服务,我们现在说“新豪华就选阿维塔”,诠释了“高颜值、高科技、高价值”的体验。

深蓝汽车更多是用一种年轻态的表现手法,新一代的三款产品都是比较有冲击力/年轻态的一个设计语言,为心态非常年轻、向往诗和远方、比较自由的年轻态用户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品牌价值的传递,当然最近深蓝也在与华为合作,左手超级增程,右手乾崑智能。

我们三大新能源品牌里面最年轻的就是长安启源,这个品牌分为了A、Q、E序列,A、Q序列用一种极具智驾比、悦己品质感,为新主流家庭提供一种悦己的感受。E系列是由我们自研自主自控的SDA平台打造,比如长安启源E07,可变新汽车,一车抵多车,其实也体现了整个主品牌全面向数智新汽车转型的一个决心和态度。

之前传统油车市场上做得非常不错的大IP,CS75、CS55、逸动、UNI等等,经典IP的转型里面未来也会包括混动产品的思考。

在我看来所有的新能源也好,油车也好,更多的是用一种能源形式或者动力形式去满足用户未来不同场景需求。如果用车的场景偏移某一种驱动形式或者能源形式,我们就要为这群用户设计他们满意的产品。

长安凯程更多会面向智慧物流商用系列,今年也会有非常重磅的产品,在北京车展我们已经做了首发亮相,首款数智大VAN——V919,也会为我们整个商用市场、物流市场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刚才提到的这几个品牌下半年也会有一些全新重磅的产品发布,比如说阿维塔07,深蓝 S07,启源E07、第四代CS75PLUS等重磅产品,下半年长安整体多品牌、重磅产品的布局还是蛮有竞争力,也非常希望用户能够支持我们的产品。

汽车之家:最后一个问题,最近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中国品牌出海的问题,今天主论坛的时候也有很多嘉宾聊到了这个事儿,您觉得中国品牌出海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海有哪些机遇我们自身要做好哪些准备?

米梦冬:这个问题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市场很大,但趋于一个相对的稳定期,出海对于有抱负成为世界一流品牌的中国车企来说是必由之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不管是长安也好还是其他的车企也好会面临海外林林总总的风险与挑战,但是大势所趋必须去面对。前段时间欧美一些双反政策的出台,也让我们的出海面临重重压力。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看看曾经的一些国际品牌的老师比如说日系品牌、韩系品牌、欧系品牌同样会在他们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面临政策和地缘上的风险。我们可以抱着开放的心态学习他们是怎么应对当时的环境,坚定不移把全球化的战略走下去。

另外中国品牌首先要抱着一种融入融合的心态去做我们的“生意”,而不是纯粹抱着功利和贸易的心态。

我个人认为出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的企业对于海外的市场和用户的研究还不够,不是中国的用户价值就是全球的用户价值,中国的这套方法论不能照搬到海外。

第二,现在很多的企业在国内相互之间可能有一些竞争,甚至是有一些卷,一旦出海,每个中国车企都代表着中国汽车品牌,我认为应该以一个协作、协同、团结的姿态去出海,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要坚持品牌的严肃性和长期主义,这跟我谈的第一点类似,我们一定要抱着在海外经营一个品牌,把这个品牌从企业的责任、企业的战略和用户的心智等方面经营好,而不简单意义上去兜售产品,说起来比较简单,做起来非常难。一旦遇到局部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我们很难取舍,如果认定我们要在海外做品牌,这个是大方向。

还有一点,对于当前的国内舆论环境、公共关系和媒体关系,各个主流车企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是很多企业出海在舆论环境的维护上几乎是零起步,怎么让海外的舆论环境认可中国品牌,认可中资背景的文化价值,怎么去拥抱海外舆论环境,我觉得这个是非常考验我们这一代或者下一代品牌人的能力和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