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大乱斗!十款爆款SUV全方位解析

(转载之汽车之家 作者:韩凯)

总有人说混动车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缝合怪”,甚至质疑它们,增程技术落后,插混馈电弱鸡,但事实上,理想依靠它跻身世界500强,比亚迪凭借它成为全球销冠。所以,油电双生的混动车到底是折中妥协的过渡产物,还是弯道超车的终极方案?这次,我们集齐了目前在售的十款热门混动SUV,通过极其硬核的测试,从能耗、主动安全、性能和舒适性四大维度,为您进行全方位剖析。

先来介绍本次的参赛选手,第一位出厂的是THS加身的丰田汉兰达,它也是本次测试中唯一的一台HEV车型;随后是增程阵营的理想L6(参数|询价)、问界M7和星纪元ET,三强争霸你最看好谁?之后是多模混联组,比亚迪唐DM-i、魏牌蓝山DHT-PHEV和领克08 EM-P,多年沉淀,技术了得;最后则是代表诗和远方的方盒子组,深蓝G318,此生必驾,方程豹豹5、坦克400,冤家路窄。十款热门混动SUV,谁更省钱、谁更持久、谁更安全?马上揭晓答案。

俗话说得好,怕什么来什么!第一关直接挑战混动车的软肋——120km/h高速馈电油耗测试,我们这次动用了七位数的“钞能力”清空了这条全长超5公里、拥有亚洲最陡坡度弯道的环形跑道,目的只有一个:扫清一切变量,看看油电双生的它们究竟表现如何?

测试前,我们对车辆进行了统一的整备,除了通过“摇车”的方式将燃油加至加油口,还按照车辆铭牌调整了标准胎压,初次之外,电量也保持在强制启动发动机的最低电量。另外,所有车辆也会统一按最符合大多数用户实际用车习惯完成设置,驾驶模式标准或舒适,混动系统选择混动或智能,保电量调至最低,动能回收为标准或中间档,空调23度自动。测试结束后我们将再次“摇车”,把油箱补满,通过加油量和行驶里程,计算得到实测馈电高速油耗,测试结果如下:

经过2小时的全力输出,没有一台车出现了高速失速等异常状况,看来如今混动车馈电状态下的基本行驶安全性,已经得到了不错的保证,至于高速馈电油耗成绩,则是喜忧参半。先说不带“负重”的汉兰达,它最终跑出了表显8.1L/100km,实测8.48L/100km的全场最低油耗数据,虽然比5.97L/100km的官方综合油耗高出了四成有余,但这已经是10台车中最接近官宣油耗数据的了。

“电池变砖”后,剩下9台PHEV车型可谓有苦难言,带大梁的豹5和坦克400在体型上本就大一号,外加它们的插电混动系统并不以极致节油为第一要务,实测下来,这哥俩的油耗分别为13.85L/100km和13.53L/100km,比官方馈电综合油耗高了近5L/100km。相比之下,同为方盒子的深蓝G318则给了我们一个小惊喜,12.04L/100km的实测油耗确实比那“硬派两兄弟”要美丽不少。

★ 极限续航跑干测试

刚刚在测试场用真金白银摸清了燃油经济性的下限,接下来,我们把这些自称续航一两千公里的“长跑运动员”开上路,探探它们的真实上限在哪?

这次目标只有一个:油电全干趴窝为止。最终根据测得的极限趴窝里程和加油充电费用,计算得到每辆车的每公里行驶花销。

由于深蓝G318和坦克400的官方续航里程并不是精确值,所以本环节我们没有计算这二位的续航达成率。最终测试成绩揭晓,恭喜蓝山、汉兰达、星纪元ET、领克08和理想L6这5款车的极限趴窝里程突破1000km大关。第一名的魏牌蓝山,上来就告诉你跑得远的窍门:带足粮草。79L的大油箱,44.5度的大电池,让蓝山跑了足足1233.8km才趴窝,94%的续航达成率也看得出它足够实在。这次极限趴窝测试成绩垫底的车型是坦克400,本就不是为了极致节能而生,所以也没有太过纠结油箱容积和电池容量,官标800+km的续航里程也是全场躺的最平的一个,实测跑了820.1km,对于车主而言没虚标就是最大的安慰。

结合测试当天油价(92号汽油:7.85元/升、95号汽油:8.36元/升)、电价(1.2242元/度)及最终趴窝里程,我们也为大家算出了这10台混动车型的日常用车成本。毕竟,大多数人选择混动车的初衷就是为了省钱。坦克400和豹5,折合每公里花费分别是0.77元和0.76元,是本次最“费钱”的两台车,最经济的要属领克08了,每公里仅需0.49元。

前段时间,高速上追尾静止大卡车的事故引起了社会热议。的确,如今的汽车没点救命的真本事好像真不太行。为了复现当时的场景,我们找来了国际首创、符合中保研C-IASI标准的专业卡车后端车目标物,拥有和真正的卡车车尾一样的外观和一致的反射特征,甚至做到了一比一全尺寸还原。测试中,我们将每台车的跟车距离和AEB灵敏度均设置为中间档,冲向静止卡车,开启ACC自适应巡航,定速120km/h,看谁能化险为夷?

测试结果大概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包括问界、理想、坦克和方程豹,“我办事你放心”,包你刹住!第二组有预警,有减速,但还是发生了碰撞,统称“有限责任组”,这一组的选手有深蓝、星纪元ET和蓝山,最终碰撞的时速也并不相同,深蓝识别早,最后触发了AEB大力制动,碰撞时速30km/h左右;星纪元ET同样早早识别,有报警和AEB动作,但是减速不够坚决,碰撞时速50km/h左右;蓝山的识别比相对较晚,识别后立刻减速并提示,可惜已经来不及充分降速,最后时刻测试员为避免设备及车辆受损,急打方向避让时,车速还在80km/h以上。最后则是“管开不管停组”,唐DM-i和领克08的相同点是对前方静止卡车的识别不够稳定,只在测试尾段通过ACC进行小幅降速,都不会触发AEB,至于汉兰达,则是零减速,仅会在大卡车近在眼前时给出声音加图标形式的预警提示。

比较常规的儿童鬼探头和假车AEB我们也做了测试,从低速一直试探到每台车的极限,问界M7依旧稳健,最高避撞车速做到了120km/h,与身后的第二梯队拉开显著差距,识别稳定,减速从容,上演了高水准AEB的现场教学。

剩下的九台车在假车AEB测试中打得难解难分,但在儿童鬼探头测试中又有所区别,最让人琢磨不透的就是领克08的表现,不知道是状态不佳,还是黑芝麻芯片的匹配还尚不成熟,在同样的速度下,每次关于救人一命还是一撞了之的选择十分随机,因此没能做出有效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