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打破格局不是为了破坏 是为了共建

(转载之汽车之家 作者:张晓丹)

7月5日-7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召开。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徐军发表演讲,他表示:“在过去传统汽车行业竞争靠的是专项技术,在今天数字时代的到来,竞争靠的是链。国家很久以前就有强链补链的计划,在新能源汽车上就是国家强链补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布局,足足领先了这个行业的十年,这十年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奠定了强大的基础,而且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徐军认为,价格战是必然的,但是降价是一种决定,降本将是一种能力。掀桌子的大部分都是外来的,零跑也是掀桌子的人,希望重新打破这样的格局,不是为了破坏,是为了共建。零跑汽车三电部分70%全域自研,在过去的五年实现了三次的迭代,到目前为止,零跑汽车OTA的速度是最快的。

汽车进入一个准消费品时代,更新迭代速度会非常快,过去五年、十年,现在两到三年就会迭代一次。接下来买产品,要不以同样的价格买了更高性能的产品,要不就是同样的性能产品以最低的价格买来,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

2023中国汽车论坛以“新时代、新使命、新动能 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重点聚焦双碳、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定义汽车、芯片、市场消费、数据生态、数字化、全球化发展、高水平开放、可持续发展等多个主题,从宏观政策到产业趋势,再到落地举措,全面深入地探讨行业内外广泛关注的发展重点问题。汽车之家作为官方合作伙伴全程参与此次盛会。

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徐军

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尊敬的许会长,尊敬的各位同行,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零跑的徐军。跟前面的各位专家相比,跟在座的各位同仁相比,我是一个新兵,虽然我有28年营销的经验,但是入汽车行业我也刚刚一年,所以让我来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不敢乱点江山,但是来了总得要说些什么。

零跑在过去的半年时间,我们从低谷一路走到新的巅峰,持续创造了新的纪录,很多朋友也在问你怎么做到的。这里边我想把我在这一年里边学习的过程和思考,跟大家做一个汇报,给未来有机会进这个行业的人打个样,给那些想离开这个行业的也打个样,大家可以更多参考一下,是对是错,大家自取。所以我不能说我说的全对,因为刚才赵教授在这里边说的,我觉得我都没必要站在这里的,做他学生可能他不够,我只想分享一下我的历程。

我的背景是来自于华为,我在华为工作了八年,华为是我最后的一个世界500强,在此之前我工作了五个世界500强。原则上我在华为可以退休了,我这一年内被问了很多问题。第一,本来可以退休,好好去享受人生,你为什么又进来卷?第二个问题,你卷,凭什么认为你能成?第三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零跑?今天分享我也分别回答这几个问题,来看我一路是如何思考。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入这个行业?为什么不去享受华为的退休生活,直接去游山玩水?

因为这个行业风太大,用一句话来说,脚踩两朵云,背靠大数据。两朵云,它不是简单的汽车行业,它是个碳中和,它是个人工智能,它是个大数据的结合体,这三股风加在一起是三个万亿级市场。有幸在我人生之年,有幸在通讯工作了17年,经历了诺基亚、摩托罗拉、华为,看到这些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经历全过程,这个行业已经是万亿级市场,如果人生能有两次在万亿级市场去迎生而舞,这是人生一种快事,所以这是我人生再次出海,再次出山的最大的一个动力。这是我第一个心得。

第二个问题,这个风很大,我认为它会持续刮起来,但风终究有停的时候,风停的时候会不会掉下来,你是飞的鹰还是掉在地下的那头猪,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为什么是那只鹰,不是那头猪?因为我对这个行业不了解,所以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学。

我先分享第一个学习的法宝,丘吉尔的话,“你能看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多远的未来”。因为我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所以我去过去找答案。在过去我曾经从事五个不同行业的跨界,都是用这种方法去寻找答案,今天我想分享从这里边我寻找的答案。

过去发生了什么?过去的发展经过两年、十年、一百年,汽车行业是一百年的一个行业,分别对这两年、十年、一百年做了一个分析,分析的结果是:

第一,先看过去的两年,前面几位专家已经把数据给到了,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如火如荼的发展。大家可以看到这两个数字,一个是2022年的年度增长55%,一个是2023年预测年度增长35%,新能源在全球蓬勃发展。这个数字代表着这是一个高速的增量市场,增量市场又代表的是什么?增量市场一个动作必须做,唯快不破,这是我得到的第一个答案。在新能源起来的时候,前面许教授问一句话,你是等死还是找死?我选择找死,我要唯快不破。

再看中国在这里边的发展,可以说一直遥遥领先,中国也呈现了唯快不破,在过去的八年中国持续增长,是全球第一,贡献了将近50%-60%的销量。再看中国的品牌,前面也谈到,我们品牌知名度还很差,但是中国品牌现在已经占据了全球品牌的将近70%-80%。这是过去所有中国市场出海没见到过的,所以新的情况下,中国在世界市场已经处于遥遥领先的竞争状态。

回到中国再看,中国的品牌在中国的市场里边,前边20个品牌只有一个洋品牌特斯拉,后面我会讲特斯拉,一个非常值得尊重和学习的竞争对手。但在全局来看,中国市场已经是属于中国品牌垄断型市场,所以不谋全球不足以谋一域,看到中国市场上,才能知道你的企业应该在这样一个市场中如何定位自己,你是被引导还是去引领这个市场,这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张图是我在上海车展拍到的,这个图特别有意思,这一幕相信大家非常熟知,回想三十年前,把这些面目换成中国人,把这个场地换成美国、德国、日本,是不是似曾相识,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我们就是去学习他们的技术,同时三十年后这些人回到中国。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自信,今天我们的生产技术,我们的影响,已不像过去一个劳动密集型输出型,我们是技术输出型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终于让那些高傲的欧美人低下头颅看我们中国,这也是我们将为之奋斗的一个最大动力之一。

中国市场为什么能够遥遥领先,前面也是几位专家都介绍到,这里我分享,在过去传统汽车行业竞争靠的是专项技术,在今天数字时代的到来,竞争靠的是链。国家很久以前就有强链补链的计划,在新能源汽车上就是国家强链补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布局,足足领先了这个行业的十年,这十年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奠定了强大的基础,而且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我认为在未来的十年,洋品牌在中国想继续生存,只有跟中国企业合作。反过来,新能源汽车将从中国走向世界,征服世界,过去洋品牌怎么进中国的,今天中国怎么打回去的,最有力的一个利器,也将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最有力的一个抓手。所以新能源汽车,中国已经有了先发优势,而且中国汽车将持续领跑。

看完过去一两年发生的,再往前倒,倒一下过去十年和一百年发生的事情,汽车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有将近14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过去发展的历史中我重新梳理了,它经历了几个阶段,先把特斯拉这个阶段刨除在外,看一下传统的汽车行业,也就是从1885年德国人发明的第一辆汽车,到1998年第一个4S店进中国,这段时间是传统汽车行业从无到有,到鼎盛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这个时期再继续打开看,它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我称之为延续性创新阶段。

第一个创新阶段是当德国人把车发明出来以后,由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把这个车变成了一个规模化,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大众化,解决了汽车是个大众出行工具的问题,实现了整个汽车规模产业的发展,也奠定了汽车行业的第一个原则,一定必须是规模原则,这是由福特汽车奠定的。

第二场变革也是同样美国企业发起的,是通用汽车发起的一场变革,通用把汽车从标准化、大众化变成多元化。因为在那个时代,人的消费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向往不断提升,需要有不同的出行场景和不同的使用场景,通用汽车公司借助这样的环境变化,带动了整个行业发生变化。通过品牌多元化、产品多元化,打败了福特的标准化,最终被欧美的企业发扬光大,于是出现了大家看到的百花争鸣,以BBA为首的这些高端品牌的蓬勃发展。

第三个阶段,严格来说汽车行业已经被德国、美国完全分割了,严格来说机会不多。恰恰这个时候又杀出了第三者,日本企业,日本企业也是汽车行业非常值得尊重的老前辈。汽车行业以它为首的丰田、本田这些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把成本降到极致,杀入了汽车行业,形成了汽车行业的三足鼎立,德系、日系和美系的格局。

所以在过去一百年,汽车行业一直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只是这些变化是延续的变化,它的特点是以技术领先,从无到有的过程一直会领先,一般由行业领袖带领的延续性创新。

直到2010年出现了特斯拉,特斯拉在这里边承担的角色是破坏者,颠覆性创新,它这个颠覆性创新使整个汽车时代,蒸汽机时代、燃油车时代进入了智能汽车时代。智能车时代有几个特征,这也是我认为我从特斯拉身上学到的三大法宝,这三大法宝给我后面的战略制定中有非常大的启发:第一法宝,规模效应。第二法宝,网络效应。第三法宝,摩尔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