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理想汽车公布了2024年Q1业绩。从销量、营收、利润、现金储备、现金流等各指标看,明显不如预期。资本市场反馈迅速,港股第二日开盘立即大跌近20%,周五再跌至76港币,自3月份高点以来已经腰斩,股价回到2023年初的起点。
理想从高光时刻,到经历Mega舆论风波跌落神坛,也就1年左右的时光。理想这么快就掉队了吗?后面还能否迎头赶上?
先从财报各个重要指标说起
推迟发布纯电SUV
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许多人都感觉到李想表现出了谦逊的态度,与三个月前相比,他那锐利的锋芒明显收敛了许多。这个季度财报的各个指标都出现了全方面的下跌,特别是现金流和净利润,让许多投资人大吃一惊。李想随后也说到,原本计划今年发布纯电SUV产品,会推迟放在明年上半年。李想认为,足够多的超充桩数量以及新增足够多的店面展位是销售纯电SUV的必要条件,所以放在明年的上半年会比较合适。
总结和展望
汽车行业是重资产行业,特别强调规模效应。产线和产能都需要管理层依据销量预期而提前准备好。产能铺的越大,也意味着经营杠杆越高。杠杆是一把双刃剑。一旦销量不及预期,就会出现产能闲置,高额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会迅速侵蚀利润,分分钟就可以把盈利的企业变为亏损。
理想面临的困难,全行业也面临一样的压力,有些企业甚至压力更大。今年所有的车企日子都不会好过,华为也面临增长压力,比的就是谁先倒下。反过来看,理想手上989亿现金,仅次于特斯拉的1940亿、小米的1273亿,足够丰厚的现金储备可以让理想慢下来做好储备、熬过寒冬。毕竟当下很多车企要么靠融资过日子,要么收缩产能才能渡过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