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即将结束,年初开打的汽车价格之战,持续至今已整整一年,从造车新势力到传统燃油车企,各大厂商都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以负毛利卖车,“以价换量”成为今年众多车企的销售策略。市场早有猜测2023年是新能源汽车加速淘汰的一年,也是头部玩家确立市场地位的一年。那么,价格战走到今天,市场淘汰了谁,谁又是最后的赢家?
一场由特斯拉打响的价格战
今年1月6日特斯拉吹响价格战的号角,特斯拉中国全系调低售价,Model 3起售价降到22.9万元,Model Y起售价降至25.9万元,降幅6%至13.5%,创下历史新低位。随后1周,赛力斯旗下问界车系立即降价3万左右,是第一个跟随降价的新能源品牌。随后小鹏、零跑汽车立马跟上,小鹏G3(参数|询价)i降价2-2.5万元,成为第一批加入价格战的新势力车企。2月份比亚迪启动年内首次降价,推出“油电同价”策略,低配版秦PLUS DM-i售价降至不足10万元。3月燃油车加入价格战,湖北政企合力,省政府对汽车企业提供大幅补贴。以东风汽车为例,联合补贴的优惠力度就可高达9万元,相当于购车打6折。
这场声势浩大的“燃油车去库存”运动,极大的分流了购车人群。同时,车市的”降价预期”在购车客流中逐步形成,这种“买涨不买跌”的观望态度加剧了车企的销售压力。 6月,曾经宣称不会造售价低于30万的蔚来终于坐不住,全系新车售价减3万,售价首次跌破30万,入门级ET5指导价为29.8万元。
下图:主流车企年初至今的降幅,来源公开资料
整车终端折扣率,在2022年到达阶段性底部后,2023年全年一路走高。根据thinkercar折扣数据,截至11月下旬,整体行业折扣率是12.62%,燃油车的折扣率14%,远高于新能源车的9.3%。无论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的折扣率,目前趋势上都还看不到拐头的迹象。
下图:2023年整车折扣率一路走高,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价格战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因素
汽车作为大件商品,价格走势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既受到经济周期和居民收入预期的影响,又受到一般供求关系的影响。中国人口在2021年到达顶峰之后一路走低,20-49岁年轻人口数量出现下滑,而这一年龄段人口也恰恰是主力的购车人群。需求减少,价格自然起不来。
从行业层面看,2023年是行业进入百花齐放的新阶段,市场供应大幅增加,有互联网思维的造车新势力入局,加快了新车上市和产品迭代的周期,强化了市场竞争。仅仅2023年,行业就上市了110款全新车型,刺激了行业内的激烈竞争。根据安信证券的预计,2024年全新车型上市数量将下降到78款,明年车企将走向分化,行业开始进入到淘汰和出清的阶段。回过头看,或许2023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史上,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
从汽车经销商库存指数可以看出,经销商近3年一直处于高库存的状态,过高的库存导致经销商有去库存的压力。年初的价格战确实对销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汽车经销商库存指数一度从60跌落近50附近,而下半年指数又再次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