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品牌,还在坚持多档PHEV的车企,会在未来一两年都转换成增程式的技术路线。这个判断可以2025年来验证。”2023广州车展前夕,理想汽车CEO李想又成功制造了一个话题。
关于增程式的技术路线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它曾被原大众中国CEO冯思翰称为“最糟糕的方案”,也被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炮轰“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但就是这个“不堪”的技术,今年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突然火了。
当下,国内包括理想、比亚迪、岚图、深蓝、零跑、问界、阿维塔等众多汽车品牌,都在布局增程式电动车。在2023广州车展上,深蓝汽车要以“超级增程”推动电动平权,零跑展示了C01超级增程、C11超级增程,长安汽车首款增程式皮卡猎手,问界M9(参数|询价)等亮相,更有一些走纯电路线的品牌透露,正在规划补充增程式电动汽车。
是什么让增程式电动车在争议中销量狂飙?纯电动车企、多档PHEV车企真会在未来转换成增程路线吗?这阵风又会持续多久?
技术“落后”≠销量差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1900年,费迪南德·保时捷设计的“Mixte”可以看作是增程的鼻祖,这款车的内燃机不驱动车轮,它只给电机供电。
在近15年里,市场相继出现了雪佛兰Volt、宝马i3(全景看车)增程版、日产NOTE e-Power等,但增程+增程销量93.5万辆,同比增长105.73%。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2022年超越特斯拉,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其纯电车型销量为91.1万辆,同比增长184%;插电混动车型销量为94.6万辆,同比增长247%。
合资车企为了夺取市场份额也在积极求变。比如,欧美车企虽然有插电式混动车型,但没有适合中国市场的插混。为了扭转局面,上汽大众计划自主开发PHEV。
据上汽奥迪营销事业总经理杨嗣耀向汽车之家透露,“上汽奥迪也在规划中,PHEV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消费者需求,既要经济性的观点。我们看到一个问题点,做插混的企业,有的是一档,有的是二档,也有的是三档,但对消费者而言,从燃油车往电车转化的过程中,有一个更合适的方案,增程不需要给消费者显示几档,大部分用户也不懂这个可以带来什么,而增程式的技术就可以带来平顺性和舒适感。”
相较而言,传统车企更倾向于推出PHEV。比如,长城在近期推出了枭龙、H6 PHEV、二代大狗PHEV、高山PHEV、坦克500Hi4-T、坦克400Hi4-T、猛龙Hi4等10-12款插混车型;吉利在今年3月推出了全新的银河系列产品,采用插混+纯电两条技术路线和产品同步推进,7月吉利银河首款插混A级SUV 银河L7,在首个完整交付月的销量突破了1万辆。
『坦克500Hi4-T』
这也来源于传统车企背后的积淀。有业内人士透露,“增程由于没有发动机直驱,技术难度相对简单,纯电也是拿来主义,所以很多初创企业都是从纯电或者增程开始,但如果开发一套目前龙头企业做的DHT就很难,发动机和变速箱都难搞定。”
关于混动路线的争论,魏牌CEO刘艳钊在与汽车之家的交流中明确指出,增程在某些场景有固定短板,比如馈电、爬坡、高速等情况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所以长城坚决拒绝增程技术,这也是魏牌、长城的造车理念。
“让时间来检验,我觉得任何一个说法现在来说都有可能。”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穆军虽然没有明确否认,但在沟通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觉得首先解决的是客户需求满足率的问题,比如只满足客户80%或者85%的使用场景,我觉得它不是一套真的、好用的动力增程系统,应该尽量满足客户100%的使用场景。在这种情况下,现在领克推出EM-P,P1+P3+P4以及多档变速箱的动力组合,我们觉得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现在是处于多元化的新能源趋势,用户最后决策的方式还是由体验决定的。”飞凡汽车用户发展中心总经理刘晨称,“从本质层面来说,插混和增程、纯电的用户还是不一样的,我们并不认为一定需要哪种技术路线,但是哪种技术路线提供有竞争力的体验,才会决定它是否能够做得更好一点。”
的确,过多争执技术路线意义不大,各家车企都有各家“带货”的嫌疑。无论何种技术路线,关键是看车企是否抓住用户心智,以及经营有方。而在汽车电动化时代全面到来之前,增程和插混车给予了消费者充足的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