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的秘密 听说转向是门玄学?

(转载之汽车之家 作者:唐朝)

现在是个智能化的时代,冰箱、彩电、沙发是大家买车参考的因素,但作为交通工具,把人们从一点运送到必点的属性还在,因此传统汽车基础硬件部分必不可少,而转向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很长一段时间里转向的好坏是个玄学,也是,一个人们评价,但又是一个人们评价车辆,感受豪华感好不好的至关因素的标准。

● 燃油与纯电动时代,除了能量来源不同,转向助力系统开发重点也有改变。不过即便智能化到来,帮助人们“掰”车轮仍是系统基本功;

● 分析使用者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求是汽车上众多系统的开发原点,转向助力系统也不例外;

● 与整车制造工厂类似,转向助力系统也在想着纯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从结果上看,其更进一步;

从手掰方向盘到整个系统推动车轮运作是个过程,单靠人力无法完成。回忆下你开那些重量很轻的卡丁车,它们就是不用助力的状态,玩一会儿是不是感觉练了肌肉?

在燃油车时代,这样的助力是由发动机提供助力源,他们追求的是节能手感以及更低的成本。货车、新能源、时代智能成为舞台上的新主角,对传统时代的技术也有改变。

迎宾、小憩等功能的出现也需要通过电动调节转向柱完成,这也是今天大智能化的一小部分,当然其诞生与推广都有赖于相关的转向技术发展。

伴随新技术诞生的还有新问题,系统成为主角,减少驾驶员直接控制车辆的高阶辅助驾驶技术需要直面系统失效的课题。与此同时,造型直接挑战诞生几乎与汽车同龄的圆形方向盘的异型方向盘也需专项技术辅佐。

仅靠功能多寡判断技术走向显然并不严谨,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使用感受上的优劣才是务实评判一项技术是否成熟的直接标准。这考验的便是开发团队对日常使用环境的观察以及消费者用车环境的理解。

手感的轻重通常是我们评判一台车是否高级的因素之一,另外遇到颠簸时,能否减少方向盘打手感也是系统开发的重要一环。同时快、慢速转向时系统都不应该出现异响,这也是提升质感的重要一环。

新一代线控处理转向能解决很多既有问题,但这样软硬解耦的情况意味着需要优秀的备份系统,且需直面更多新难题,比如方向盘与下部转向机完全解耦后,路感丢失的情况。

为了还原过往年代机械结构特有的质感,需要用软件带动新硬件,用新事物模拟旧事物看起来颇有些赛博朋克的光怪陆离,但这也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另外智能时代主推的在线升级也就是OTA也是下一个时代开发的重点,根据消费者呼声反馈,增加更多差异明显的转向手感模式。甚至是为曾经不完善的系统升级都并非是阿汤哥才能完成的挑战。

关于转向系统你或许不知道的事儿:

消费者需求催生出新技术的诞生与普及,作为燃油车时代最重要的发明——转向助力曾是减轻驾驶员疲劳度的最佳利器。随着纯电动与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驾驶与座舱同其绑定后催生出的新化学物质仍旧需要转向系统的支持。不知道屏幕前的您是否钟情某种助力?又有哪些故事想与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