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发展得非常快,但谁能够更长久地应对市场复杂的变化呢?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大众汽车在过去多年一直在惊涛骇浪中保持镇定,克服了一项又一项挑战。这与我们的造车和技术能力有关,是我们独特的优势。”在媒体沟通会时,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如是说道。
成都车展前,施文韬再一次来到了中国。刚一下飞机,他就两点一线的来到了大众集团定目标的时候根本没想到电动化转型会这么困难。”
一方面是在未来市场中持续领先的诱惑,而另一方面是在当下利润层面付出的走出舒适区的代价。这种矛盾心里已经让不少车企为之踟蹰,甚至一度放缓电动化转型攻势。
但在大众品牌看来,提升利润与加速转型这二者并不矛盾。“这两个目标并不抵触,我们必须兼顾。为了提升销售回报率,大众汽车品牌需要优化流程,加快响应速度,做到扁平化管理。同时,考虑到产能过剩对于财务指标的拖累,我们需要平衡产能和销售。”施文韬表示。
『大众ID.NEXT』
“此外,我们将提升纯电汽车的销量,提升销量占比,这是未来所在。因此,我们就纯电汽车、智能互联进行大量投资,在中国、欧洲、美国等全球市场推出新的架构和平台。为了达成目标而不断努力,既充满挑战又令人兴奋。一方面,大众汽车正在持续推出新产品,另一方面我们也在落实ACCELERATE战略。因此,两个目标是可以兼顾的。”
但他也承认,以达到燃油车同等水平为盈利目标肯定是存在巨大挑战的,尤其在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背景之下。而大众的应对思路是在不降低用户体验的前提下降本。
“我们也推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塑形计划”,即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效率、优化流程和体系以及把握市场机遇等。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希望进一步提高销售回报率。上周我们召开了一次评估会议,评估显示,大众汽车在全球范围内为进一步提升销售回报率做好了准备,正在朝正确的方向前进。”